孙熙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时代问题的价值阐释
转自“求是理论网”2014年6月23日
访谈嘉宾:孙熙国“马工程”首席专家、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教授、博导
访谈主持:张利英 《求是》杂志记者
导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中办也下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但是社会各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有误解和疑惑,为此,我们采访了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党委书记、执行院长,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孙熙国教授,为大家答疑解惑。
访谈实录
求是理论网: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党的政治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央为什么要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您怎么看?
孙熙国: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
第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集聚社会正能量的需要。任何社会都呼唤正能量,一个社会总是既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但是,真正推动社会前进的一定是正能量。我们今天需要什么样的正能量呢?从大的方面来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正能量;一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正能量。像习总书记讲的一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今天,这个梦想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实际是围绕着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样一个主题展开的。
第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和引领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我认为已经渡过初级阶段了。这个初级阶段不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说的“初级阶段”是说,一个社会的发展一开始经历的阶段一定是以温饱为前提、以温饱为目标的阶段。跨越了温饱阶段,人们会对生活有更多的要求。这个“更多的要求”,包括经济上的、政治上的、文化上。超越了温饱阶段以后,人们对社会的要求更多地体现为精神文化层面。道理很简单,物质文明上去了以后,人们必然会对精神文明提出更多的要求,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提出更全面的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和引领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个社会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还应该体现在制度层面,体现在思想文化层面。目前,社会上的思想文化状况非常复杂,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在这里交流、交融、交锋。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在和国际社会打交道的时候,如果仅仅凭借强大的经济、强大的政治或者强大的军事还不行,关键还是要有强大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强大的思想,强大的文化,强大的价值观。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思想意识变得多元、多变、多样,这就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这个引领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中国人民的共同的思想基础。
第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价值观是人的灵魂层面的东西。今年五四青年节习总书记来到北大,他讲到核心价值观其实也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更是公民个人的大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人如果没有核心价值观这样一个大德,就无法立足于社会。一个无德的人也很难叫做人。社会和国家也是如此。只有经济增长肯定不行,还要有灵魂、思想、文化层面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和国家全面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中央之所以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就是基于三方面的需要,即集聚社会正能量的需要,推动社会进步的需要,促进人和社会国家全面发展的需要。
求是理论网:近两年,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许多概括。国内许多媒体围绕如何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组织过热烈的讨论。《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还专门开辟专栏进行研讨。初步统计,近年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不少于70种。有人主张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有人在此基础上加上了“自由、平等、公正”,还有的加上了“人的全面发展”。那么,您怎么看待“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一个表述?
孙熙国:我觉得这里面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究竟应该怎么概括。第二个问题是怎么评价这24个字、“三个倡导”。
先说第一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究竟应该怎么概括?
第一个是必须围绕着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来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是社会主义的。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我觉得小平同志的提法很简捷,但很到位,很清晰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即,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里,解放生产力是前提,共同富裕是目标。小平同志还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最大不同是,追求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我们现在说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这就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问题应围绕上述原则进行。坚持社会主义是一个重要前提,也是基本前提,离开这个前提,概括出来的东西很可能就不是社会主义的。
另一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围绕中国实际来概括。我觉得中国实际有两个内容:一个是历史的实际,一个是现实的实际。所谓“历史的实际”,就是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所谓“现实的实际”,就是我们正在进行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今天我们要概括核心价值观,既要和我们正在进行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契合,又要和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我们文明中的优秀成果相承接。如果离开了“现实的实际”,概括出来的核心价值观就没有时代特色;如果离开了中国的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概括出来的价值观就不是中国的价值观,不是我们的价值观,可能是美国的、德国的、法国的等等。所以只有立足于历史和现实这“两个实际”概括和凝练出来的核心价值观才既是我们中国的价值观,又是现实的价值观。
第二个问题,怎么评价24个字、“三个倡导”这样一种概括。有人说,这一概括就是一个大杂烩,这话没有道理。首先,这24个字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有机整体,它包含三个层面内容。第一个层面是国家应该追求什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第二个层面是社会应该追求什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它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第三个层面是公民个人应该追求什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的行为准则。它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和基础。
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试想一下,处在一个不好国家里,处在一个不好的社会里,个人的目标能实现吗?国家不富强,社会不进步,你说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你爱的什么国?敬的什么业?孔子有句话说的很精彩:“天下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天下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就是说,如果天下有道,你穷且贱,那是可耻的;如果天下无道,你富且贵,也是可耻的。把个人的发展和天下有道无道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进行考虑,这是我们祖先的一大发明。国家、社会和个人是分不开的。国家富强了,民族振兴了,社会进步了,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落到实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培育才具有了物质前提和基础。2013年12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这24个字有一个基本的评价和认识。《意见》中说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强调“三个倡导”是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根本特征,反映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炼和基本概括。这样的表述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实事求是的一个表述。这是我对这24个字概括的一个基本评价。
求是理论网:有人提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的提炼实质上并未摆脱传统的国家主义禁锢。这24个字虽然包含民主、平等等“普世价值”在内,但民间并不认可它。另外24字还有点长,不易记。您怎么看?
孙熙国:我把您的这一问题分解一下,这一问其实涉及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国家主义的禁锢?即怎么看待国家和个人的关系。第二个问题,民主、平等是不是普世价值观?第三个问题,这24个字概括太长了不好记,是不是需要进一步的凝炼?
首先,什么是国家主义禁锢,怎么看待国家和个人的关系?
国家和个人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国家和个人的无意识统一,这是在原始社会,大家意识不到个体和群体的对立。但是这个阶段统一的层次很低,那个时候社会没法保障个人,社会和个人的这种对立也没有明显的呈现出来。第二个阶段是人们对个体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候国家和个体的对立,社会和个人的对立就呈现出来了。正如霍布斯所说的,国家成了外在于个人的“利维坦”。在这个阶段,国家对个人的禁锢应该是有的。因为这个社会中个人和个人、个人和国家不是统一的。资本家的日子过好了,并不意味着工人的日子也会过好。相反的,可能工人为资本家生产的产品越多,他自己的本性丧失得也越多。在这一阶段上,个人和国家是对立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家主义”就是指这一阶段上的国家来说的。国家和个人的关系的第三个阶段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中国家和个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如何理解这个统一,希望大家注意一下集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区别。西方的整体主义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用牺牲个人的方式来保护整体。我们讲集体主义,是在保障个人利益前提下的集体主义,集体是用来维护、保护和实现个体利益的,因此,集体和个人是高度统一的。这也就是总书记讲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从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和逻辑出发来理解这24个字的概括,我觉得这24字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和所谓“国家主义的禁锢”压根就不沾边。相反,24个字的概括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整体。
第二个问题,民主、平等是不是“普世价值”观?24个字是否包含着所谓“普世价值”观?
我觉得是这样理解,民主平等它确实是资产阶级提出来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两个概念在马克思之前确实被资产阶级讲烂了。马克思主义把它接过来继续讲,但是,我们必须要说清楚,借用冯友兰先生的话来说,马克思对于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民主和平等观不是“照着讲”,而是“接着讲”。“接着讲”和“照着讲”的区别是什么呢?“照着讲”是人家怎么说,我们也怎么说。“接着讲”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综合创新。这样说来,马克思讲的民主平等和资本主义讲的民主平等区别在哪里呢?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区别。
第一个区别是马克思讲的民主平等是经济、政治、思想有机统一的民主平等。它首先是政治上民主平等。政治上的民主平等是经济上民主平等的前提。但马克思他还提出“只有政治的解放,还是不彻底的解放”。李大钊也讲了这个意思,他说,我们讲的解放是两个方面的解放,是精神和肉体的相统一的解放,是精神和物质相统一的解放。单说精神不说物质不行,单说物质不说精神也不行,两个方面是统一的。但是资本家不和你这么讲,资本家只和你讲政治解放,他不关心也不会关心你的经济地位和经济解放。他只会和你谈政治解放,他会和你谈选举自由和选举平等,比如说,你只能投一票,我也只能投一票,你有权利当美国总统,我也有权利当,所以,咱俩是平等的。但是,在马克思看来,这其实是虚伪的骗人的自由和平等。试想,资本家手里拿着有一千万,你我一万也没有,两者能平等吗?所以马克思说离开了经济平等,单纯讲政治平等和政治民主,就是虚伪的,骗人的。真正的平等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平等。
第二个区别是资本家讲的民主和平等是有产者的民主和平等。马克思主义讲的民主平等是立足于无产者的民主和平等。这两者之间压根就不是一回事。马克思他眼睛一直是向下看的,他一直关注的是劳动者,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资产阶级眼睛一直盯着的是上层社会,是有产者和有产者阶级。这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可见,我们讲的自由、民主和平等与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和平等,根本不同。有人会问,资产阶级的民主、平等到底是不是普世价值呢?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所讲的反对“普世价值”观,实际上是反对把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普世化,把某一种具体的价值观普世化。其实,任何具体的价值观都不可能普世化。美国的人权实现形式搬到亚洲和非洲就不灵了,搬到欧洲和大洋洲也不行,甚至美国的不同的洲,其人权的实现形式也会有所不同。这就如同美国人做了一张具体的桌子,之后他就要求全世界只能依照这张桌子去做桌子,否则就不能叫做桌子。这无疑是荒唐的。大家想一下,美国人自己会做这种傻事吗?所以,我们特别强调反对普世价值观,实质上就是反对把资产阶级价值观普世化,反对把某种特殊的价值观普世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承认共性,不承认一般。真是那样的话,我们就被逼到墙角上了,我们的理论就被逼到墙角了。
第三个问题,这24个字概括太长了不好记,是不是需要进一步的凝练?
客观地说,这24个字确实有点长。但是,这24个字确实是最大“公约数”,是大多数人认定的价值观,也可以说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定的价值观,确实是方方面面的人比较能接受的一种概括和表述。但是,能不能做更简练的概括呢?我认为,完全可以。但是不管如何概括都要抓住两个关键性和根本性内容,第一是社会主义的,第二是中国的。
社会主义是什么呢?最根本的就两条,第一条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第二条是共同富裕。第一条就是把蛋糕做大,第二条就是把蛋糕分好。怎样才能把蛋糕做大呢?富强。怎样才能把蛋糕分好呢?公正。富强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公正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一个富强,一个公正,这个好记了吧?但是个人层面的是什么呢?是爱国、敬业还是诚信、友善?我觉得还是“友善”好。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善”包含了一切积极合理的内容,爱国敬业诚信,都属于“善”的范畴。一个友善的人,首先是个好人,是个爱国的人,是个敬业的人,是个诚信的人。
所以,我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只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富强、公正;如果用六个字概括,那就是:富强、公正、友善。
求是理论网:有人说,西方国家并没有一个由执政党主动提出和建构的所谓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问题,它们的主流价值观是在社会发展中自然形成的。构建这样一个文本上的主流价值观,可能是社会主义国家或“专制国家”才做的事情。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国家或“专制国家”大多面临如何解释政权合法性的问题,因此需要把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面意识形态的旗帜来使用,有意识地来主导和灌输给人们。对此您怎么看?
孙熙国:首先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是一些西方学者对我们的误解,或者一些年轻人不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造成的思想混乱。他们正面临思想困惑,需要我们来答疑解惑。说“西方国家并没有一个由执政党主动提出和建构的所谓核心价值观,它是社会发展自然形成的”,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西方国家的价值观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也有一个培育、提炼的过程。比如说,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兰西共和国的国家格言。此格言首先出现于法国革命,并在1946年和1958年被写进法国宪法中,现在已成为法国精神的代表。也就是说从法国大革命到二战以后,这其中经历了一百四五十年,它的培育过程经历了一百四五十年。
求是理论网:但现在的问题是说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给人的印象是中央先提出来一个,然后再践行和培育。一些西方国家的价值观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之后,才被明确的提出来。
孙熙国:你有这种感觉,我不感到奇怪,可能其他人也有这样的感觉。但这确实是一种误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个社会的规范是从哪来的?一定是这个社会的需要中产生出来的。当社会迫切需要和呼唤某一种道德和规范,而这种道德和规范又不能为大多数人自觉遵循时,就需要以法或制度的形式要求人们去遵守和践履。如果大家都能自觉遵守某一种规范的话,就不需要制度和规矩的约束。所有需要制度和规限制和约束的东西,都是因为公民还不能够自觉的遵守。如果公民都已经自觉做到了,这时候再用制度和规矩来约束和限制,就会成为多余。
这个问题在理论上涉及到价值观究竟如何产生的?价值观是一种认识,是一种观念或理论。所有的认识和理论都来自实践。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但是,实践的发展它只是给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可能或者提出了一种客观的要求。理论要真的诞生,需要理论家的创造,需要学者的努力和工作,才能最后产生和形成。
理论家之所以能够成为理论家就在于他回答了时代的问题,完成了时代的任务,提出了关于回答时代问题和完成时代任务的因应之道。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哲学家或理论家,就是看他是不是回答了时代的问题,完成了时代的任务。我常说,哲学是对时代问题做形而上解答,就是这个意思。文化、思想、价值观具有历史继承性,但同时又有相对独立性。任何价值观念和社会意识都不会自发生成,它需要有人提出来,需要有人来创造,还需要人的培育和践行。
其次,你的问题里提到说我们是“构建了一个文本上的价值观,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或专制国家才有的事情”。这些表述都是不对的。任何一个国家的价值观都有形成的过程,美国的价值观、法国的价值观,概莫能外。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或者是专制国家面临着如何解释自己政权的合法性的问题,因而便提出了价值观等。这样的说法更是叫人莫名其妙。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对它的政权,对它的存在,对它的制度做出一个合法性的解释。这一点美国人比我们做得有过之而无不及,美国人的价值观教育可以说是无孔不入。美国的高校都在开通识教育课,但是,你知道它的通识教育的内容是什么?他们的通识教育讲圣经,讲西方和美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等,绝对不是我们一些人理解那样是所谓“中性”的人文、素质教育,不是那么简单。他们的通识教育首先就是价值观教育,西方精神、美国精神的教育和培育。在这一点上,我们有时还羞羞答答的,不愿意给人家说。但是,人家这方面倒是旗帜鲜明,毫不含糊。你看美国公民,美国公民对美国的情感,再看一下中国公民对中国的情感,你就明白了?这方面的教育谁做得更彻底。我常看到,在网上一些人在骂自己的国家,骂自己的父母兄弟和姐妹,骂自己的父老乡亲。我常想,这样的人还是中国人吗?丢掉了中国心的中国人还能叫中国人吗?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价值观和人具有直接统一性。一个人有某种价值观,他才是某种人。丢失这种价值观,也就不成其为人了。正如南宋哲学家朱熹所说:“仁者,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也。”
求是理论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但在实际践行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浮于表面,形式主义色彩比较重,并未真正实现入脑入心,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孙熙国:这个问题说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问题的落脚点其实是怎么让核心价值观真正的入脑入心。我认为,真正的入脑入心就是必须让人觉得核心价值观不是和我无关的,它和我有密切关系。没有核心价值观,就不行。我想,这里面有三层意思,我们应该要搞清楚。
第一层意思,认识到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学礼、不知礼,就没法立足于社会。那么,礼是什么呢?《礼记·乐记》说:“礼者天地秩序也。”不懂天地万物的秩序,你怎么能立足于社会呢?试想,社会上有的人一辈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生很顺利。有的人却到处碰壁,为什么?有的人说,我很不幸,老是遇到小人。恐怕不是这样。你为什么会老是遇到小人呢?我觉得关键问题是,你不学礼、不知礼,因而就不知道规矩法则是什么,也就不可能按规则来做事情。所以,导致了寸步难行。每一个社会都有它的规矩、规则,我们这个社会的规矩、规则,就是核心价值观。
一个发展得好的人,生活得好的人,他一定是按照社会秩序、社会法则来生存和发展。我时常和我的学生讲,我们一定要有正思、正想、正念、正觉、正解、正见,这些东西是什么呢?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我接受的是宇宙人生的正确的法则和规则,我用正确的法则规则来指导我的生活和实践,我就会在社会生活当中取得成功。如果我用错误的规矩和法则知道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结果会是怎样呢?我打一个比方,一台电脑,如果你给它输入了正确的程序,并且操作方法得当,它就会顺畅地运行。如果给它输入了错误的程序,并且操作方法不当,这个电脑就可能死机。一个人也是如此。一个人接受了关于物质世界的正确的规则(正思、正想),就会在生活和实践中游刃有余,从容淡定;一个人接受了关于物质世界的错误的规则(正思、正想),就可能在生活和实践中到处碰壁,动辄得咎。
第二层意思,这些规矩、规则是哪里来的?规矩可不是学者随便想出来的。从表面看,核心价值观的出炉是几个学者讨论出来的,实际上这些价值观都是社会迫切需要和呼唤的。社会有了这种需要,大多数人却不去这样做,那怎么办呢?只能把它放到法的层面,强制性的执行,这其实是道德向法律的转化。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统一的理论依据。在社会迫切需要某些规范的情况下,而人们又不愿意自觉遵循这些规范,这多半是因为人们在违背这些规范时没有违规的代价,或违规的成本太低。所以,全社会一起来倡导、弘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层意思,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好东西,但是大家为什么不照做呢?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个人的认识不到位。简单地说,大家认识不到做一个好人,讲诚信、讲正义、有爱心、懂规矩,这是利人利己的好事,这是个人认识层面的原因。第二个原因是社会经济政治层面的客观原因。马克思说,“法的形式正像国家一样,不能从它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社会生活一般来理解。相反,它根源于社会的物质生活”。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呢?法的、思想的、上层建筑的东西出了问题,原因在哪呢?在社会的物质生活。因为社会的物质生活领域,存在一个客观的价值导向,这种价值导向比思想层面的说教要强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做了好事不给好报,干了坏事反而能得到好处,还能保证人们一直去做好事吗?所以,核心价值观需要倡导,需要弘扬和培育,需要制度层面的约束和限制。这也是为什么核心价值观在践行中很容易浮于表面的根本原因所在。
求是理论网: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这几年,传统文化虽然有崛起的迹象,但是依然停留在国学热的表象,一时热度恰恰反衬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陌生。而儒家文化却在国外大放异彩。您多年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研究成果丰硕,是这方面的专家,您认为我们这次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西方价值观有什么不同?在您看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和中国文化相结合?
孙熙国:刚才我们谈了很多关于核心价值观的误读,可以看出,它和西方资产价值观有根本的区别,它是对西方资产价值观的超越。但是这里我想说一句话,总书记在第十三次政治局会议学习上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觉得对总书记这个“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好多人也有误读。大部分人把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理解为核心价值观是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这样解释是不对的。
一切认识都来自实践,立足于实践,在实践中得以深化。核心价值观也必须立足于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用马克思的理论做指导,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用西方文化这样一个工具来思考当代中国的问题,形成关于当代中国生活和实践的价值阐释,这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的根。
那么总书记为什么要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因为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中国文化它是绵绵不绝的,当代文化和历史上的中国文化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我们要看到这种历史继承性。所谓“立足”,就是不要割断历史,不要割断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讲立足是对的。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要看到另一个方面。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为什么说有本质的区别呢?因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任何文化说到底在本质上都是那个时代的经济、政治的反映,任何理论在本质上说都是解决那个时代问题形成的一种学说,一种观点。
所以,我们今天的核心价值观建设,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的问题,立足于我们正在进行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吸收西方文化的合理因素,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围绕着最广大的中国百姓的利益来想问题、做事情,来寻找问题的解和答。这样形成的关于今天问题,今天理论、今天认识的价值阐释和解答,才是今天的价值观。
但是,传统文化还起不起作用呢?当然起作用,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用中国话语来讲中国故事。今天的价值观是用中国人的话来说,不是用洋人的话来说。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生活实现是本,中国文化是载体,西方文化是工具,马克思主义是灵魂。我们要以生活实践为本,以马克思主义为魂,以中国文化为体,以西方文化为用这样来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一意义上,我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时代生活和实践的价值认识,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中西文化的思想资料对时代任务和时代问题的价值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二重超越性,同中国传统价值观、资本主义价值观有着根本区别。它既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汲取中华传统价值观的思想精华,又抛弃了中华传统价值观中的糟粕,从而实现了对中华传统价值观的创造性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合理内容精华,又克服了又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历史和思想的局限,从而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现代超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