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代尧:经典的读法——以《共产党宣言》为例

 

 
 

孙代尧:经典的读法

——以《共产党宣言》为例

 
 
 
 

[摘  要]  一切经典都是对时代问题的回答。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既要原原本本地读,又要带着问题读,避免过度诠释和文本阅读法的局限。从世界和中国走过的道路、面临的时代问题中读《共产党宣言》,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视界,读出其中蕴藏的深刻思想,获得新的理解和启示,由此马克思主义经典就会在回应时代问题之中不断敞开和彰显它的意义与价值,经典就是常读常新的。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共产党宣言;诠释;时代问题 

 

经典通常是指一种文化中最具原创性、涵盖面与派生力的文化典籍,对后世能产生无远弗届与历久弥新的影响。一切经典本质上都是基于它的作者对他所处时代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因此要真正读懂经典并且读得心领神会,至少需要把握两点:一是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及其问题有相当的了解;二是能够批判地理解作者的思考对于当下的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序列中,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性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具有划时代的思想史意义。《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经170年,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视界,读出《宣言》蕴藏的深刻思想,理解《宣言》的时代价值?进而言之,经典的阅读法是什么?我们首先从两种常见的读法谈起。

一、过度诠释和诠释错误

所谓“过度诠释”,就是对于“文本意图”的过度开采和任意滥用。[1]离开马克思、恩格斯的整体思想、写作时的特定情境、话语的含义、后来的思想变化等,阅读就会产生过度诠释、诠释错误的问题。试举两个例子。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未来社会发展作了三个阶段的划分: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三个阶段的划分是一种理论抽象,意在说明未来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并不是对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具体划分。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预见和分析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任何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理论,都只能是对事实作出的抽象或概括。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采用的就是抽象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说:“物理学家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观察自然过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的。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2](P8)《资本论》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抽象为“商品”这个简单的事实,再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方法,逐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产生、发展到最后必然灭亡的规律。

马克思研究社会主义也是采用抽象法。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一种成熟的、发达的社会主义,它是在经济最发达国家首先产生的。但是人们对《哥达纲领批判》中“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提法,往往作形而上学的理解。一些西方学者断言: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发现的“历史最终目的”或“历史最终目标”,据此认为马克思也是“历史终结论”者。这同马克思、恩格斯的本意大相径庭,同辩证法格格不入。恩格斯说:“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3](P561)不断发展论不承认有最终目标,也就意味着不承认有人类奋斗的最高理想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后阶段。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格斯肯定黑格尔辩证哲学的革命性质正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并指出:“历史同认识一样,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3](P270)既然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不可能有一个完美的社会,也就不可能有历史的终结。马克思也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4](P592)这就是说,资本主义被共产主义所代替,只是“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的“终结”,同时也意味着“真正的人类历史”的开端。到那时,人类社会还要经历无数的发展阶段。当然,对于政党来说,有“最高”或“最终”的目标,如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远大理想和目标,但历史不会在一种绝对完美的理想状态中终结。“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5](P37)认识也一样,没有绝对的终极真理。

再以《宣言》的一段名言为例。《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4](P45)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有人认为这个方针同《宣言》的思想相悖;也有人认为这句话应该被译作“扬弃私有制”而不是消灭私有制。但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整体看,把消灭私有制作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则是没有疑义的。关键在于,《宣言》中说的“消灭私有制”的含义是什么。

《宣言》说:“废除先前存在的所有制关系,并不是共产主义所独具的特征。一切所有制关系都经历了经常的历史更替、经常的历史变更。例如,法国革命废除了封建的所有制,代之以资产阶级的所有制。”[4](P45)马克思、恩格斯这里举了法国革命的例子,这正是他们当时能够加以研究的消灭/废除所有制的具体形式。法国革命中消灭封建所有制的做法是,法国国民公会通过决议,把反对革命的天主教会的财产所有权收归国有;并且还没收了那些反对革命的流亡人员的土地、房产和工厂,这些财产由国家监管,如果这些人不再回到法国或是继续反对革命,那么这些财产就被正式收归国有,如果这些人回国之后不再反对革命,那么财产可以归还。所有这些涉及的只是财产所有权在形式上发生了改变。[6]《宣言》所说的“消灭私有制”,指的也是消灭所有制/财产的旧形式,而不是消灭财产本身。

《宣言》接着说:“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但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4](P45)显然,《宣言》讲的“消灭私有制”,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即特指消灭建立在阶级对立和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削上面的资产阶级私有制。《宣言》接着说:“有人责备我们共产党人,说我们要消灭个人挣得的、自己劳动得来的财产,要消灭构成个人的一切自由、活动和独立的基础的财产。”《宣言》的回答是:“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这里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4](P46)“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 [4](P47)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理解的消灭/废除私有制,即只是改变了财产的法律所有权,而不是消灭个人财产,也不是把个人财产变成社会财产。例如这块土地原来是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现在把它的所有制性质改变后,还可以由私人经营。

在《宣言》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著作中,还有很多“消灭”,如“消灭劳动”“消灭家庭”等,马克思、恩格斯指的是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下特有的异化劳动和旧的家庭形式,而不是消灭劳动和家庭本身。

可见,如果基于“现实的需要”而把“需要的理论”片面化、绝对化;或者将马克思学说依自己的需要予以修正,就会产生“过度诠释”和诠释错误的问题,导致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解读的断章取义、牵强附会,进而产生实践中的失误。

二、“回到文本”——以卡弗的文本研究为例

这是“马克思学”对于马克思经典的一种读法。西方马克思学者主张对马克思的学说作“价值中立”和“意义悬置”的纯粹学术研究,使之成为一门“科学”,偏重文献考证和文本解读。他们提出“回到马克思”,即“回到马克思文本”,强调文本研究对思想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作用。

特雷尔·卡弗是英国第二代“马克思学”的代表人物,他在《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中得出的一个研究结论是:《宣言》虽然出自马克思之手,但基本思想却是恩格斯的。[7](P83)卡弗提出的主要论据是:第一,《宣言》中的思想更多是出自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的材料和论述以及恩格斯《在爱北斐特的演说》中关于阶级斗争和废除私有财产的论述。《宣言》中关于资产阶级的性质与起源、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资本主义在当代的作用以及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等,都在恩格斯早期文章中以详尽、气势磅礴之势得到阐述,是恩格斯文章的翻版;而马克思发表在《德法年鉴》的文章(《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巴黎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展示的深奥思想,并没有在《宣言》中得到体现。第二,《宣言》的通俗化程度也与恩格斯《在爱北斐特的演说》非常接近,《宣言》的体裁以及鼓动性的风格更接近恩格斯的作品,而不是马克思的作品。马克思的理论更专业,政治影响也更有限。第三,马克思所做的最多是编辑性的工作,甚至连“共产党宣言”这个名称也是恩格斯向马克思建议的。

卡弗在书中对此作了非常详细的文本考证。问题是,“《宣言》的基本思想是恩格斯的”这个结论能否自圆其说?我认为,关键是作为《宣言》理论基础的唯物史观,主要是由谁阐发的。恩格斯在《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说:“虽然《宣言》是我们两人共同的作品,但我认为自己有责任指出,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即唯物史观——引者)是属于马克思的。”[4](P14)“我们两人早在1845年前的几年中就已经逐渐接近了这个思想。当时我个人独自在这方面达到什么程度,我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就是最好的说明。但是到1845年春我在布鲁塞尔再次见到马克思时,他已经把这个思想考虑成熟,并且用几乎像我在上面所用的那样明晰的语句向我说明了。”[4](P14-15)卡弗也承认,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的唯物史观,主要是马克思的思想。这与“《宣言》的基本思想是恩格斯的”结论是矛盾的。

总体上看,文本学研究表现出比较纯正的学术气息,提升了马克思研究的学术含量,也为重新理解马克思提示了一些可能的思路,这是“马克思学”值得肯定的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我看过一些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书,其结论未必正确,但在研究和考据马克思主义文本上,功课做得还是可以的。相比之下,我们一些研究在这方面的努力就远远不够了。”[8](P11-12)文本学研究也有它的局限性,最突出的是把马克思思想的文本解读版本化、复杂化,忽视马克思的思想对于分析和解决当今现实问题的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科学精神、实践取向和人文关怀品格,决定了它不是纯书斋里的学问,不满足于“解释世界”,而致力于“改变世界”。而且,文本学研究是否能做到“马克思学”所追求的客观和“科学”,也是值得存疑的。比如有的学者考证了《宣言》的版本和写作过程,认为《宣言》是“仓促”完成的,《宣言》在马克思主义文本序列中经典地位的确立,并不完全是由其本身的思想和内容奠定的,而主要是由其他原因,比如马克思、恩格斯7个《序言》的导向作用,特别是后来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政治家的“评价”、把《宣言》的大规模出版宣传作为一种“国家行为”这样的传播途径造成的。这样的解读忽视了《宣言》本身思想的深刻性。可见,对马克思文本以至版本的研究是必要的,但仅仅“回到马克思文本”是不够的。回到文本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文本研究准确理解马克思的科学方法和理论体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精髓,以解决现时代面临的重大课题。要真正理解文本,还需要“超越文本”,回到现实生活世界,着重于现实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

三、在世界和中国面临的时代课题中重读《共产党宣言》

俄国思想家赫尔岑有句名言:我们每次都会把新走过的道路的全部经验补充在对过去历史的理解之中。[9](P21)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说:经典作品是一本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是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10](P3-4)按解释学的理解,“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文本”是独立于作者的存在;“文本”一经产生,就具有独立的意义与使命,在被不断地解释中不断地敞开、彰显它的价值。把今天世界和中国面临的时代课题、把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所形成的新鲜经验,补充到对《共产党宣言》的理解之中,我们就会不断获得新的理解和启示。

之一:《宣言》是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著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在《宣言》中大都有阐述,包括阶级斗争和“两个不可避免”原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理论、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等。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论述中,《宣言》也是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话语表达形式。

对于如何对待《宣言》中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4](P5)这为我们今天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使之变成强大的实践力量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同时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出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找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的具体实现形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就在于这一思想紧扣中国实际、紧扣时代变化、紧扣人民大众的期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

之二:《宣言》是一部描述转型社会的经典社会学著作

《宣言》以工业革命为分界线,对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作了非常精彩的描述:第一,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4](P34)是这个时代的特征。第二,工业文明向全球的扩展,使历史由孤立的、民族的、狭隘地域性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世界越来越形成一体化联系。第三,工业生产方式的确立,大大加快了社会现代化的步伐,包括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建立、城市化和现代文明的传播;从世界范围看,资产阶级把所有民族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了一个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依附型发展结构。第四,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宣言》指出,“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4](P36)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作用的结果。第五,形成了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新的发展机制。资产阶级打破了延缓或妨碍发展的经济和政治障碍,“起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4](P36-37)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是大转型的时代,一是现代化转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型;一是体制转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43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正发生深刻变革,“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这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要有这样的理论自觉,更要有这样的理论自信”。[5](P66)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能否对大转型的中国、对中国道路作出学理上的描述,把中国道路的实践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向世界分享中国经验,这是我们今天读《共产党宣言》应当获得的启示。

之三:《宣言》是一部反思“现代性”的著作

现代性是一种对历史发展进步的信仰,包括理性、实用、科学、进步等观念。工业文明带来的危机和人类对它的反抗,构成了现代性的另一面。二者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美国学者马歇尔·伯曼在《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中说:“所谓现代性,就是发现我们自己身处一种环境之中,这种环境允许我们去历险,去获得权力、快乐和成长,去改变我们自己和世界,但与此同时它又威胁要摧毁我们拥有的一切”,“所谓现代性,也就是成为一个世界的一部分,在这个世界中,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11](P15-16)

《宣言》凸显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矛盾本性,表达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独特体验。《宣言》充分肯定了资产阶级取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成就:“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4](P33)“它第一个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4](P34)“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4](P36)等等。但与资产阶级学者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体验是辩证的: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却使得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和“利己主义打算”之外一无所有;资本主义建构了世界市场,却将“没有良心”的贸易竞争带到了各个角落;资本主义给予每个人以最大的能动性,可也把他们变成受抑于市场和资本冲动的畸形主体;“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4](P34-35)

1856年,马克思在伦敦《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讲中,进一步指出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两面:“这里有一件可以作为我们19世纪特征的伟大事实,一件任何政党都不敢否认的事实。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兆,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4](P579-580)

可见,资本主义现代性导致了现代社会的物化或异化,一方面毁灭了前现代社会,一方面必将导致资本主义自身的毁灭,而被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从这个角度,我们同样可以得出“两个必然”的结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愿景,就是要克服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内在矛盾和冲突,在解放和全面发展人自身的同时又能充分释放现代生产力。

马克思、恩格斯在170年前体验的现代性及其后果,在当今世界不仅没有被消解,而且暴露得更加充分,表现为工业文明的隐患、资本逻辑的主导和功利主义的膨胀等“现代性后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凸现。当代中国的发展思想和理念,为当代世界解决现代性的矛盾和冲突贡献了富有智慧的中国方案。即要协调现代性生成过程中的内在矛盾,就必须切实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发展是“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的,超越了西方发展理论,为各国既实现现代化发展,又规避现代性的后果,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之四:《宣言》是一部阐述马克思的“全球化”理论的著作

“全球化”的概念尽管是在20世纪中后期才提出并流行,但世界的全球化过程在资本主义时代到来后就开始了。《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向全球的扩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预见到一个我们今天称之为“全球化”的时代,并借用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概念描述了这一过程的形成。

追求“世界性”“全球化”是资本固有的本性。资本主义来到世间,一开始就是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早期世界市场是随着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而形成的。18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发动了第一次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和工业品的迅速增加,资产阶级在利润驱动下走向全球。《宣言》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4](P35)由此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4](P35)在这个基础上,人类社会出现了突破各民族独立发展的历史而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大趋势。

马克思、恩格斯敏锐地洞察到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所造成的全球紧密联系的历史大趋势,在论述现代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展中提出了他的“世界历史”观。[12]这个世界历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理解和应对当今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科学方法论,为构建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对外开放理论提供了理论生长点,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型经济全球化理念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领经济全球化走出困境,具有重要启示。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既要原原本本地读,又要带着问题去读。从世界和中国走过的道路、面临的时代问题中重读《共产党宣言》,我们可以从政治学、社会学、哲学和经济学等不同学科视界,读出其中蕴藏的深刻思想、发现前人未曾发现的意义和价值。这样,马克思的经典就在回应时代的问题中,不断地敞开、彰显它的价值。这样的话,经典就是常读常新的,经典的魅力就会很长久。

(本文作者系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参考文献:

[1] [意]艾柯,[英]柯里尼.诠释与过度诠释[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 朱毅.德国学者埃克·考普夫谈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著作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J].国外理论动态,2010,(8).

[7] [英]特雷尔·卡弗.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M].姜海波,王贵贤,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9] [俄]赫尔岑.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M].李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0]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M].黄灿然,李桂蜜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15.

[11] [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M].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12] 孙代尧.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思想论要[J].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学报,2002,(5).

 

原文发表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年5月

相关链接

顾海良:新发展理念的新时代政治经济学意义

陈培永:新时代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

孙代尧:经典的魅力——从世界和中国面临的时代课题重读共产党宣言

孙熙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

孙蚌珠:新时代的战略安排彰显的规律性特点和历史性意义

孙代尧:理解中国方案的三个维度

仝   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党的建设

李   健:辩证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历史阶段不变

郭建宁: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宇文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色

李少军: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

夏文斌:“有特色”“高水平”辨析

王久高: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逻辑与核心经验

康沛竹: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于鸿君:中国经济体制的选择逻辑及其在全球化新时代的意义

孙熙国:思想政治教育是正人心的“工程”

孙熙国: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路径

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

官方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