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久高、李亚男: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

 

 

王久高、李亚男: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而且极大促进了世界的发展和进步。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和世界发展需要,对内启动改革,对外实行开放,从而在改革与开放的互动中促进了自身和世界的同步发展。可以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但是近几年,少数西方国家宣称是它们帮助了中国发展、中国在“搭便车”、与中国贸易“吃亏”、中国实行“经济侵略”等论调,这些错误观点不仅是一些国家、一些人罔顾事实、充满偏见的表现,更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世界意义缺乏全面、理性认识的表现。

改革开放使昔日积贫积弱的中国,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大国,并日益成为世界发展的核心力量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近代以来,中国遭受了西方列强一百余年的侵略,导致中国长期处于贫穷、落后和挨打的局面。即使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探索现代化的进程中依然遭受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和敌对,这是中国失去及时融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的最主要外部因素。因此,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依然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落后、国力贫弱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不仅大大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亚洲“四小龙”,而且仅为同期印度人均GDP的2/3,是当时世界上典型的低收入国家,其中农村居民贫困发生率为97.5%,农村贫困人口规模7.7亿。1978年,中国贸易伙伴只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排名第32位,所占比重不足1%。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截至2017年,中国GDP已经达到了12.24万亿美元,比1978年的0.1495万亿美元增加80倍,由1978年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75%上升到约占15%,人均GDP也由1978年的约220美元上升到2017年的8836美元,增加40倍以上。40年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全面小康,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今天,中国的贸易伙伴发展到231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地位。除了经济方面的快速发展外,中国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国际地位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个昔日积贫积弱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大国,并日益成为世界发展的核心力量。

今天,中国正在按照“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带领着全球20%以上的人口,向着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迈进。显然,一个充满发展活力的中国,将为世界发展提供更多需求,创造更多机遇,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促进其它国家的发展。而且,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结果,是与所有国家合作共赢、平等互惠的结晶。中国不仅没有走一些西方国家通过殖民侵略、牺牲它国而发展起来的老路,而且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和谐发展的中坚力量。毋庸置疑,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成就是以实际行动向世界作出的最大贡献。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得益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中国没有独占经济全球化的成果和经验,而是不断打开大门,将发展成果与全人类共享

中国改革开放不仅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和繁荣,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并日益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得益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得益于西方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的输入。同时,作为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中国没有独占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成果和经验,而是不断打开大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将发展成果与全人类共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经济体最大贸易伙伴国。2017年,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已经达到27.79万亿元,是1978年355亿元的782倍,进出口贸易占全球份额为11.5%,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在与中国合作的231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伙伴中,欧盟、美国、东盟、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最大进出口贸易国、第三大出口国和最大进口国,2017年中美进出口贸易总额高达3.95万亿元人民币。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进口贸易伙伴,2017年占其从区外进口总额的20%,中国同时是欧盟第二大出口市场,占欧盟对区外出口总额的11%。中国还是日本、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的最大贸易伙伴国。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持续较快增长。2011年起,东盟超越日本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在中国出口市场中的占比从2000年的7%提高到2017年的12.5%。2013年-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总值33.2万亿元,年均增长4%,高于同期中国货物进出口年均增速1.4个百分点,成为货物贸易发展的一个亮点。

截至2017年,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1360亿美元,是1978年78亿美元的17.43倍;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8万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二位,其中,对外直接投资1583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显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庞大的进出口贸易为促进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成为全球吸引外资最有潜力的新兴经济体,对外投资也在不断优化,同时加大对不发达地区的援助。可以说,中国对外开放和援助大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今天,中国改革开放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超过30%。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中庄严承诺,中国将全面深化改革,打开国门搞开放,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主动扩大进口。这预示着中国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方面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并没有对国际问题无动于衷,而是积极参与国际对话与合作,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使命和担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作为外交工作的重要任务。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世界发展大势作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战略判断,提出在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家新秩序的主张,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坚决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苏东剧变后,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局势动荡多边的新时期,中国进一步提出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主张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尊重世界的多样性,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商解决国际问题,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进入新世纪以后,面对少数国家推行干涉主义导致的地区动荡加剧、全球问题突出的局面,中国提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理念,主张遵循联合国宪章和原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的精神,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加强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与交流,维护文明多样性,共同呵护人类家园。为此,中国积极参与20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东盟地区领导人峰会、东亚峰会、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等机制和论坛,推动建立全球新的治理模式。

十八大以来,面对全球性经济危机、右翼保守思潮的兴起和少数大国逆全球化自我优先的行径,中国坚决主张捍卫联合国的权威和多边贸易机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倡导树立平等、开放、合作、共享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中国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公正合理秩序的捍卫者,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使命和担当。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在不断解决自身面临种种问题的同时,积极参与脱贫减贫、环境保护、难民危机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

当今世界面临着贫富差距扩大、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全球性问题。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在不断解决自身面临各种问题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为创造和谐美丽的人类家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国通过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合理控制了人口的有序增长,并独立解决了13亿多人口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年均减贫1300多万人,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7.7亿减少到2017年的3000多万,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到去年的3.1%,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中国在解决自己脱贫问题的同时,还积极对外援助,帮助其它落后国家脱贫。截至2015年,中国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人民币的援助,培训了1200多万受援国各类人才。中国多次宣布免除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无息贷款债务,切实减轻了有关国家债务负担。中国还通过设立丝路基金,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日益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1996年将可持续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全面推进实施,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当中。中国始终高度重视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并在2015年提前完成了多个发展目标,受到联合国的肯定。此外,中国在对外医疗卫生援助、人道主义援助、参与维和行动方面的成绩卓著。截至2017年6月,中国共有1300多名医疗队员和公共卫生专家在全球51个国家工作,在华培养了2万多名受援国医疗卫生管理和技术人才。中国政府为积极落实人道主义援助的承诺,分别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难民署签署了中国政府向上述国际组织提供难民救援现汇援助的协议,帮助受难国和国际救援组织积极应对全球难民危机挑战。中国在世界维和行动中作用越来越大,派出参与维和行动的军人数量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最多的,承担的维和费用由最初比例不足1%到2016年度已占摊款总额的10.2%,在联合国所有成员国中位居第二。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巨大成就表明,世界上既没有唯一的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每个国家都应根据自己的历史和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中国改革开放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导下实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在这一伟大旗帜指导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近代以来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资本主义不仅创造了人类丰富的文明,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极大发展,而且对当代世界影响很大。社会主义在其500年的历史中,从最初的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实践和多元发展,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辉煌的成就,也留下了惨痛的教训,直至今日总体上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时期。但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巨大成就,已经向世界有力证明了,中国探索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路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

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汲取人类文明包括资本主义文明,创造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即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向世人昭示,世界上既没有唯一的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和道路并不是定于一尊的发展模式和道路,资本主义文明也不是能够一统天下的文明。“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一个国家究竟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经济、政治、社会等发展水平和人民的选择决定的。因此,尊重不同国家根据自己的历史和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是现代文明世界应当遵循的普遍原则。中国道路不仅为发展中国家拓展现代化路径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解决现代化的困惑提供了启迪,即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走和平发展之路,真正致力于世界和谐发展和共同繁荣。

原载于《大众日报》2018年10月31日

相关链接

顾海良:新发展理念的新时代政治经济学意义
陈占安: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孙熙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

孙蚌珠:新时代的战略安排彰显的规律性特点和历史性意义

孙蚌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演变的逻辑

孙代尧:理解中国方案的三个维度

孙代尧:经典的魅力——从世界和中国面临的时代课题重读共产党宣言

仝   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党的建设

李   健:辩证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历史阶段不变

郭建宁: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宇文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色

李少军: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

康沛竹:试论李大钊妇女解放思想

王久高: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逻辑与核心经验

陈培永:新时代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

康沛竹: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于鸿君:中国经济体制的选择逻辑及其在全球化新时代的意义

孙熙国:思想政治教育是正人心的“工程”

孙熙国: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路径

孙代尧:经典的读法——以《共产党宣言》为例

宇文利: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当代中国人的全球意识培育

王文章: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勇于自我革命

林锋:“两种生产一体论”究竟是不是恩格斯的思想?——基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文本解读

王在全: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孙代尧:经济全球化的中国方案深得人心

王文章:新时代中国实践如何推进科学社会主义发展

程美东:让民族精神融入政治文化——读《初心:重读革命精神》随感

宋朝龙:《共产党宣言》的空间逻辑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纪念《共产党宣言》专题述评

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

官方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