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永:还需要再认识的“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已经被全社会所公认。但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很多时候我们对实事求是本身的深意把握得还不够,还需要再认识。
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一个人说“你要实事求是啊”,往往表达的想法是“你要看实际、说实话、干实事”,不要好高骛远,不要信口开河,不要异想天开。讲实事求是,当然不能否定有这种意思在其中,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确实要杜绝:根本不从实际情况出发,明明看到实际情况也不说实话,说了实话也不去干实事。
但是,我们如果仅把实事求是理解到这个程度,那必将大大有损于它的深刻意蕴、厚重哲理,如此理解的实事求是也很难上升到思想路线的层次。让我们来看看毛泽东的界定:“‘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简单说,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研究出、探求出规律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可以看到,“是”比“实”位阶更高,更应该强调,看实际、说实话、干实事,那只是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基本前提,从实际中找到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是高水平、高层次的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首先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它反对从我们的主观出发,从愿望、观念、理念、愿景出发;从曾经正确的某种观念、思想、理论出发,不顾时间、空间变换,还固守原来的观念、思想、理论;它要求从全面的、联系的、变化的实际出发,不能从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实际出发,以防管中窥豹、一叶障目、坐井观天等。
一切从实际出发,当然不是不要主观、撇开人本身,也不是要让我们受客观力量的支配,服从外在于我们的对象。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做到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因为在我们说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时候,主语就是我们自己,从实际出发恰恰是让我们更好地理顺与对象的关系,在主客观结合中实现主观的目标。
我们是主体,从实际出发、与客观结合,不是让我们丧失主体性,而是在尊重客体、对象的同时更好地实现主体性,实现我们主观的目标、意图、理想、愿景等。
做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就是要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体能动性相结合。从实际出发,不能停留在表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规律,看到趋势。我们面对的实际、现实、社会错综复杂,要在复杂现实中化繁为简、抽丝剥茧、把握脉络。
我们看到的“实事”或“事实”,也不一定能够探究到“是”,最多只能做到从实事出发、用事实说话。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难题,有人才会否定我们把握“是”的可能性,有人才会认定这种“是”本身不存在从而陷入不可知论之中。我们要知难而上,要养成“求是”的习惯,既要善于观察、全面观察,又要善于理性思考、深度思考,借助于理论分析、思想指导来直面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
但我们也不能认定那个叫“是”的东西就在那里,等待着我们去找到它。客观规律不能与主体实践割裂开来,不能一讲客观规律,就要祛除主观的意志、主体的实践,没有主体参与的客观规律是不存在的。
不能把实事求是理解成一心去找客观规律,没找到规律就不能行动,把任何探索、创造、创新都看成是盲目的。或者认为客观规律一旦找到,就将成为主体能动性的永远的遵循,不遵循就是违背了客观规律。
真正的客观规律,能够指导人们行动的客观规律,不是一劳永逸、一次就能找到的,它是在主体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不断进化的。不存在没有主体参与的、一成不变的客观规律,不能一讲客观规律,就不讲主体,不讲实践,更不能用客观规律来压制主体的创新实践。
客观规律本身包含着主体的意志、主体的经验、主体的实践,不去求,不参与到其中,客观规律就永远不可能出现。客观规律只会出现在发挥主体探索的过程中,只有总结提炼主体实践的规律,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只有在动态中、发展中的客观规律才是真正的客观规律,才是我们所要探究的“是”。
就此而言,实事求是又是一种探索精神,一种创造精神,一种创新精神。它是在主观与客观的结合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积极进取,“求”不能只是发现规律,还包含着创造未来,它本身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它反对的是自我束缚、自我固化、自我封闭。
作者:陈培永 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2019年5月20日